UEFI固件与系统镜像制作指南
截至2025年07月01日, 当前只支持 使用 spinor 启动的产品 搭配 UEFI 固件。
本文基于 Bianbu Minimal 2.2 环境,适用于 MUSE Pi Pro 板卡。
教你如何一步一步制作基于EDK2的 RISC-V UEFI 固件,并制作可以刷机的系统镜像(支持 Titan 固件包 + SD 卡镜像)。
文档内容概览
本指南共包含以下部分:
- 环境要求 - 工作空间配置和环境准备
- UEFI 固件制作 - 使用EDK2编译生成
edk2.itb
固件文件 - GRUB环境搭建 + ESP 分区 - 创建 ES P分区和配置 GRUB 启动器
- 重新制作文件系统 - 生成 bootfs 和 rootfs 分区镜像
- 制作 Titan 固件包 - 打包用于 Titan 工具烧录的固件包
- SD卡镜像制作 - 制作可直接写入SD卡的镜像文件
环境要求
-
准备宿主机的环境, 制作 的 ROOTFS 请参考 Bianbu 2.1/2.2 ROOTFS制作 完成 Bianbu Minimal 2.2 ROOTFS 制作。
-
设置工作目录 设置工作空间环境变量,分别管理UEFI固件编译和镜像制作:
export UEFI_WORKSPACE=/mnt/uefi-workspace
export ROOTFS_WORKSPACE=/mnt/image-workspace
mkdir -p $UEFI_WORKSPACE
mkdir -p $ROOTFS_WORKSPACE -
准备 rootfs 和 boot 内容
-
清理先前制作的分区镜像文件
rootfs.ext4
和bootfs.ext4
-
将 rootfs 和 bootfs 目录的内容整合到工作目录,后续会重新制作文件系统:
# 删除之前生成的分区镜像文件
rm -f rootfs.ext4 bootfs.ext4
# 将bootfs内容合并回rootfs的/boot目录
mv bootfs/* rootfs/boot/
# 将整合后的rootfs移动到专用工作空间
mv rootfs $ROOTFS_WORKSPACE/rootfs
-